光啊,更多的光

 

呂清夫 撰文


據說歌德臨終的時候曾經叫道:「光啊,我要更多的光!」這使我們聯想到自然光以外的人工光源,它不但氣象萬千,而且隨叫隨到,可以控制自如,可以發展無限,它不但是人類文明的指標,也是人類文化的搖籃。

1.光軌的造型

如果說太陽是自然光源,那麼人工光源應是第二太陽。人工光源對於平面及立體造形均為重要素材。就平面造形而言,初次對人工光源做系統研究的人乃是造形家莫何依--迪諾(L. Moholy-Nagy)他在其執教「包浩斯」時代的著作「繪畫、攝影、電影」(Maleri, Fotografie, Film, 1925)中便把攝影的新造形方式分為三種,亦即1.寫實電影,2.直接曝光(Photogram),3.攝影蒙太奇。他遷居美國,主持「芝加哥設計學院」以後所寫的「運動中的視覺」(Vision in Motion,1946)則又提出攝影的十種造形方式,作為攝影教育的要項,亦為革命性的提案,其中包括1.直接曝光,2.望遠攝影,3.顯微攝影,4.紅外線攝影,5.鳥瞰攝影,6.仰角攝影,7.X光攝影,8.雙重曬印,10.攝影蒙太奇。

其後「芝加哥設計學院」教授克柏斯在其著作「藝術與科學中的新風景」(The New Landscape in Art and Science, 1956)更大規模的介紹了顯微攝影。原來他在1951年曾先舉辦過依次著名的「新風景」展,其中展出的一些顯微攝影真是給世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覺體驗。

這些攝影造形的種類不可勝數,唯多半使用人工光源,因為人工光源較為穩定,較易控制,而且從最簡單的手電筒到最複雜的雷射光均在利用在列,表現的形式亦從具象、半具象到抽象,應有盡有。例如1950年由德國攝影家奇特曼(P. Keetmann)所創造的光軌(Pendulum photo)便是人工光源的計畫利用,騎原理與夜景照片中車後燈在行駛中所造成的光軌一樣,都是由於長時間的曝光所致,只是光軌造形較有計畫,較易於控制。

其方法十分簡單。先用針把黑紙刺孔,直徑約0.05公分,孔取正圓,然後把這張黑紙蒙在手電筒前端。接著用繩子把手電筒從天花板倒掛下來,最後把相機固定再三角架上,鏡頭對準手電筒前端的圓孔,並檢查室內是否有漏光之處(要在全暗的室內拍攝),如是準備裝置便算完成。正式拍攝前要擺動手電筒,使其一直繞著圓形或橢圓形擺動,如是圓孔中的光源便會由點移動成線而長時間曝光在底片上(約二至十分不等),如果手電筒的發光能改裝成一閃一閃的話,便可拍出虛線的造形。

光軌的造形不但是藝術,亦是一種科學的記錄。因為擺動的圓圈會隨時間而逐漸改變方向,並逐漸變小,以致於停止。這是什麼原因呢?自然是地心引力使然,有些物理學書上為著說明引力的作用,更使用倒裝的圓錐形擺,內部裝入細沙,當它擺動時,便讓細沙從圓錐尖端的小孔陸續漏下來,其洒下的軌跡便近乎光軌的造形,祇是不如相機拍攝的那麼清晰、確實、美麗。這種造形在拍攝時尚可因著繩子的才職級垂吊方式而千變萬化。

2.示波器與光測頻器的利用

光軌造形使用工具較為簡單,幾乎人人都可嘗試。但是也有一些造形表現必須用到較複雜的儀器。例如類似電腦藝術的幾何圖形,如果要用攝影來製作的話,便須使用示波器(Oscilloscope),示波器的使用首見於前述「藝術與科學中的新風景」一書。這是ㄧ種很平常的機器,它原是用來測量電流的,不過它並不單單使用標度盤,最重要的是它還有一個由布勞恩管構成的畫面,像電視一般,當塗有螢光顏料的布勞恩管通過電流以後,便可以用來測出電能變化的大小與速度。

示波器不但異乎一般祇有指針與刻度的測量儀器,同時它的布勞恩管又能打出極具現代感的畫面,這個畫面可以任你調出千變萬化的圖形,我們轉動機器上的轉扭,便可像使用畫筆作畫一般。等到調出合意的畫面時,便可把它固定下來,並使用相機加以拍攝,如拍攝電視畫面然,如果畫面不加以固定,那麼變動不定的畫面又會在軟片上留下不同的效果。

所以機器的使用十分方便,可以節省人類的勞力與心力,至其精確與迅速的動作故可用高速快門拍攝下來,對於快動作亦可用多重曝光將其過程記錄下來,而這個過程往往會構成特異圖形,尤其在有計畫的安排之下,更可變成造形的創作手法。這時必須使用的機器乃是光測頻器(stroboscope)。

這種機器原是用以觀察研究急速旋轉或振動的物體,機器本身分為本體與發光體,其每分鐘閃光次數可多達兩萬五千次,閃光時間亦可短到一百萬分之一秒左右。所以動態物體如再按室中受到這種斷續閃光,然後用相機予以記錄時,那麼一秒鐘拍下的連續動作可以多達四千個。至於通常的運動過程,如高爾夫球、機巧運動之類,那麼每秒閃光六十次左右便可拍出精密的動作過程。

在造形上可利用這種斷續光源,使他投射在一個動態的簡單物體上來加以拍攝,例如風鈴似的垂懸物,電動轉盤上的簡單圖形都可以,當他們有規則、或無規則地轉動起來以後,在光測頻器的照射之下,均可構成獨特的繁複造形。

3.雷射與全像攝影

不過人工光源的最新發展應推雷射光,他在造形上的應用尤其廣泛。雷射的原名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odiation, 簡稱laser,此乃「雷射」譯名的由來,原義是利用誘導放射,造成光的增幅,因此從增幅器發出來的電磁波再折回去,直到獲致強力的電磁波以前,同一個電磁波都在不斷反覆、增幅,這種裝置或作用都叫雷射。具有這種裝置或作用的機器叫雷射發振器,他所發出來的光即為雷射光。

雷射光波長一定,永遠連續地波動,是光學界長期期待過的理想光源,他是一道細細的光束,如果不遇障礙,他會一往直前,因此工程上也利用它來開鑿筆直的隧道,此外也被利用在光的通訊、及原子能的製造。雷射光亦被稱為「死光」,因為現在的雷射已出現了一種發振器,可使同樣的電磁波反覆增幅以後帶來數百瓦的光能,常被用作寶石或高熱機器的加工,但如使用不當,將會加害人體,故有「死光」之稱。但是如果有計畫地加以利用,又可用來燒死人體中的惡性細胞,在如特殊金屬焊接,新型武器也常利用雷射光。

雷射光在造形上的利用相當多樣。最簡單的方法是讓雷射光束穿過某種介質,然後變成某種花紋,使其打在螢幕上,再用相機家之拍攝下來。一般來說,「光」都具有折射作用,在雷射光來說,這種雷射作用尤其明顯。例如雷射光在透過某種小孔時,有一部份光線會曲折地走入小孔後面的暗處,造成折射現象,而折射的雷射光如果再經過另一介質(如特製的幻燈片),又會產生複雜的花紋,這種花紋常以意想不到的幾何學構造出現。

不過雷射光的更有效利用應是全像攝影術(holography),這是一種能徹底製造三次元幻象的攝影術,其拍攝不使用相機,而是在暗室中把整個暗室當作一個暗箱,但仍有快門的裝置。其拍成的立體影像使人有如面對實物一般。其法是讓雷射光束通過半透明的鏡子,使其分叉成「照明光束」及「參照光束」(reference beam),雙方再由鏡子的反射而改變方向。由於雙方的光束都很細,所以必須利用凸透鏡與真孔來擴大光束,然後照明光束便投射於被照體上,並由被照體反射到乾板上,並與直接投射在底片上的參照光束會合,由於兩個光波的相互作用,乃在底片上造成漩渦狀的干涉條紋,此即全像攝影(hologram)。唯這些干涉條紋類似指紋一般,並無圖形可看,必須再度利用雷射光束,照拍攝當時的角度予以投射,才能使被照體的立體影像還原於空間中。

全像攝影的原理雖在1974年即已發現,但是付之實驗時總是失敗,原因在於光源的問題,這等到1960年代的雷射光問世以後,問題才完全解決。同時由於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反射型全像攝影,看像時不須雷射光的照射,單憑普通光線亦可以看到立體影像,因之擴大了全像攝影的應用範圍,例如有些垂飾便由此製成,可使人在銅幣般厚的垂飾上看到比銅幣厚幾倍的立體。

其次,一張乾板上原本可以拍下一個物體的無數角度之影像 (可多達一百個角度) ,觀眾祇要稍稍移動觀看的角度,便可看到物體不同角度的影像。如是再進一步,如將乾板上的感光乳劑予以塗厚,那麼可以容納的影像更多,同時可將畫像濃縮於小小的面積之中。如是一張名片大小的乾板便可以將一套大英百科全書全部錄進去。如再加以發展,把乾板製成一砂糖般大小的特殊立方體,那麼還可以裝入一千套的大英百科全書,那可以說是一座方糖大小的圖書館了。這種情況和雷射碟影機一樣,一張碟片 ( video disk ) 能把畢卡索一生中的五萬件作品之影像全部裝進去,等於能將一套三十卷的百科全書全部裝進去。這種情況正好說明資訊時代的「非物質化」,正如電腦可以造成「無紙辦公室」一般,人類已將龐大無比的資訊裝入極小的物質中。

4.雷射藝術與錄影藝術

這種非物質化正是光的特質,也是光的造型的特質。前述雷射光束造成的抽象花紋及雷射光拍的全像攝影一般被稱為雷射藝術 ( Laser art ) ,但是仍舊處於試驗階段,因為它和機動藝術一樣,目前在造形上視覺效果的表現仍多於精神深度的訴求,與其說是藝術,莫如說是設計,不論廣告、室內、環境的設計,雷射光的應用將更具發展性。例如世界博覽會之類,過去便使用了雷射光的造形,美國、加拿大也有專門的地方展示雷射光的造形,它門常與電腦一併使用,展示的房間有如天文館(planetarium),雷射光變化不停地被打在天花板上。

此外雷射光上可以和聲音融合起來,變成有形的音樂,雷射光的細線正如畫家筆下的線條受到手的操縱一般,祇要聲音稍微受到振動,就會發生反應。至於家用雷射尚可把音響器材傳來音樂「形相」畫到牆上去,由於雷射光可以順著音樂的節拍,使光的點與線在牆壁上舞動,欣賞者聽覺已與視覺合一,此乃光的造形的新境界。

不過視聽合一的媒體最常見的莫過於電視了。電視也可以用作造形表現,除了電視機本身可被組成「電視花園」、電視金字塔,電視畫面亦可作成「影像繪畫」(Video painting)。韓國人白南準早在1963年便發表過這類作品於德國,並因此使「錄影藝術」(Video art)一詞出限於辭典之中,當時它曾在電視上作手腳,使影像朝著水平、垂直方向伸張,或使其黑白顛倒,乃至聲音信號的攪亂。1965年他又使用環形電磁,或磁鐵來使電視影像產生變化。

其次,他又把電腦構成的信號導入電視布勞恩管的各個入口。他曾說,人體有七孔,電視也有八個入口,如將電腦信號導入這些入口之中,並以電腦操縱其關係,便可創作各種抽象及具象的影像。

他為了電子影像創作的方便,1970年曾和日本電子工程師阿部修也共同發明了「影像合成機」(Videosynthesizer),這是一種使用電子系統的機器,能在電視畫面上把形與色作自由調整。此種機器裝有按鈕座架、插座及標度盤,操作的人可把數台電視攝影機的影像組合起來,這些影像可以自由變形,可以出現豔麗色彩與電子圖案,在此他把過去在德國時代的嘗試錯誤作了科學化的控制。利用這種機器創作的作品可見之餘1971年的「白•阿部影像合成機」。

5.光線藝術

不用說,電子影像和全像攝影都築基於人工光源。說來人工光源在1960年代曾受到造形界的廣泛利用,而且用法十分多樣,有的著重光源本身的效果,這一類光的造形通稱為「光線藝術」 (Light art),它通常可以分為如下五類︰1.把光源作規則化的操縱,有的使用日光燈管,有的使用點狀或線狀的光源做機械性的閃滅,有的還裝入小型電腦來加以控制光源的明滅,要之,均在光源中加上動態要素。2.把霓虹燈和其他意象結合起來,亦及使用霓虹燈,或者作成發光的文字,或者作成普普藝術,在或者作成立體造形,要之均頗為接近廣告霓紅燈。3. 把光源發出來的光作種種的控制,有的把隱藏的光源所發出的光用簡單的裝置來展開變化無窮的發光圖形,有的作成明暗不同的光線屏風,有的在螢幕狀的畫面上作出動態的光線畫面,要之光的變化不是來自電源,而是外加的變化。

這三種都是可以獨立欣賞的「光線藝術」,但是還有一些作品是屬於空間性的,讓觀眾投身其中的,這包括1.作成光的場面,用光的影像來包圍觀眾,有的用機械裝置來製造光的奇景,有的作成影像的昏眩幻境,具有心症藝術(Psychedelic art)的效果,有的使用多重投影 ( multi-projection) ,造成三百六十度的「電影壁畫」。2.作成光的環境,亦即在房子的空間之中加上光的特殊裝置。有的房間用閃光燈製造色彩的殘像,有的房間是燈光快速一閃一滅的鏡屋,有的空間作成燈光閃閃的「迷宮」,要之,他們均被列入「環境藝術」(Environmental art)。

具體的說,如「建築聯盟」在題名為「環境Ⅱ--三稜鏡、透鏡、水、光」的展覽會中發表過這樣的聲明:「觀眾在這裡透過透鏡看東西或被人看,他逃不掉跳動的光、滑落的水、反射於牆上的形色效果,他實際上已成了環境的一部份。」,批評家羅森柏格(H. Rosenberg)說:「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逃不掉』的說法,觀眾被作品捉住、被科技的效果迷住,乃是環境藝術帶來的革命性原理。」

又如巴黎的「視覺藝術研究群」(G.R.A.V.)曾經聲明,他們最怕的是「藝術與一般大眾的離婚」,他們要極力解開這個矛盾,他們喜用鋁與塑膠等工業材料作成動態或旋轉的作品,再投以光線,製成漫射的效果,主張藝術欣賞不是感動,而是純粹生理上的視覺體驗,主張集體創作,打破主觀主義的美學,他們曾透過大型迷津、遊戲房、放置街頭的作品,來邀請大眾參與。

6.從煙火到雷射

羅森柏格說:「給他(畫家)三稜鏡、真空管、投影機看看,如此一來,他便不是感覺至上的畫家,或將變成另外的某種人。環境藝術家在今天已潛入電影、電子工程、造形、素人演劇之中。」不過他又說:「他們應走的方向並非光線、雙重影像、無聊音響等二十世紀人工物體所構成的裝飾,而應走向實際的生活環境。」

因之科技的利用不祇在擴大造形的領域,更使造形本身與生活容成一體,促成藝術環境化,及環境的藝術化,這是傳統的造形藝術所無法理解的,現代造形與實際生活的藩籬在此已被拆掉,難怪有人在叫街頭才是最佳的美術館。環境藝術家卡布羅(A. Kaprow)更宣稱「洲際飛彈比任何現代雕刻更新」、「休斯頓太空中心與阿波羅七十二號間的無線電通話比現代詩更勝一籌」。

不過這種科技在造形上的利用並非全是西方的產物,當光線藝術及動力藝術出現的時候,許多西方的學者在窮本溯源之後,竟然在中國的造形使上找到了根源。羅森柏格說:「中古時代中國宮廷的煙火大會及凡爾賽工的節慶使用的動態物體(mobile)…..歷史家(把光線藝術等)與他們繫上關係。」克魯佛(B. Kluver)在其「藝術家與工程師」(Artist and the Engineer) 一文中曾說:「三千年前在中國出現的煙火大約是高度的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詩意、神秘性與喜悅的最初例子。」法藍克˙波珀(Frank Popper)在企畫著名的「藝術˙光˙藝術」展(Kunst-Licht-Kunst)時更提到:「藝術上的光之歷史大約從紀元前一千年算起,直到今天。最早據說在中國皇帝的宮廷之中,有種繪畫每夜發出燐光,變化不停,至今已達到使用最新光線--雷射光的藝術的可能性。」由此看來,無人在此研究光與造形的問題便有其更深一層的意義了。中國科技雖然發源甚早,但是近代則一蹶不振,就像前述的白南準所說,韓國是個科技落後的國家,落後國家常有迷戀科技的情結,為著除去這個情結,便要自己能夠控制科技,進而把科技與造形結合起來。因為科技與造形本有其密切的關連性,科技將因造形的利用而充滿希望,造形亦因科技的參與而多采多姿。

摘錄自︰呂清夫著,「造形原理」,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回上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