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個校園

 

呂清夫 撰文


在台灣,母校一詞往往是抽象的,也就是說,當你畢業多年返校的時候,常會發現,不但人事全非,景物也一點都不依舊,我們常常找不到當年充滿回憶的校舍,於是只能從照片中去尋覓。由於法規的不周延,使得我們的古校舍無法免於被包商覬覦的危險,他們會千方百計,尋找改建、重建、新建的機會,這再加上校長在施工中還有正式的監工酬勞,所以古校舍每每就此一一遭殃,筆者念過的中、小學莫不如此。如果碰到校長是空降的人士,對於校舍未必有深厚的感情,更可能說拆就拆,令人惋惜。

不過最近碰到了一點例外。假日路過士林國小,頗受其圍牆的清新所吸引,那是使用瓷磚拼貼而成的各種校園畫面,顏色鮮麗而不俗膩,造形活潑而富於童趣,可說是過去小學圍牆少見的畫面,過去常見的是叫兒童用油漆密密麻麻地圖滿牆壁,造成不少的視覺污染,都市如有噪音的話,那是另外添增了噪形、噪色,主要是因為沒有經過更周密的計畫,便有點隨興地叫廉價的童工匆忙上色之故。士林國小的壁畫就無法如此隨興,因為瓷磚如未經過周密計畫便無法拼貼,同時貼上以後也難以像油漆那樣重塗,所以必須謀定而後動,但也更具永久性。

看了那些圍牆之後再抬頭一看,又見到一棟十分雅緻的五角形建築物,我於是跟警衛說讓我進去參觀一下,看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所百年老校,也保留了不少古建築,五角形建築即為古建築之一,它是在四角形結構中特別切掉一角,並在此處設置門廊,門廊又對準了馬路的轉角,可以說是一個「好望角」,因為它可以方便師生在此進出,而不僅是側門而已。這種角落一般都僅被處理成不被注意、無可利用的建築一角而已,但士林國小的這棟建築可謂匠心獨運,紅色的角樓配上純白的門廊,真是美極的校園景觀。

不僅如此,這棟角樓旁邊還保留了一整排得蒼天古樹,濃蔭蔽日,充滿詩意。這使我們想起了「畢業歌」中的「青青校樹,淒淒庭草」中的意象。如果校園都被水泥覆蓋得一毛不拔,說實在不僅乏味,同時也沒什麼可以回憶的因子了。但士林國小不但有青青校樹,另外還可看到其他古蹟,例如它的圖書館也是古建築,建築不高,但佔地不小,覆以兩大片斜屋頂,周圍繞以拱形迴廊,猛然一看還以為是一座教堂,廊外則有寬敞的球場。門前則有一個古老的石造入口,上面刻著「八芝蘭公學校」。

在這樣的校園中成長的學子,應該比較可能有歷史感與大格局。目前官方所謂教育改革往往偏向考試技術的改進,其實政府辦教育如有經濟概念,不妨把學校畢業生當成教育「產品」看待,畢業生是否有智慧、有公德心、有氣質應是檢驗這種「產品」好壞的標竿。唯有好的教育「產品」,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更可愛,這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並不是為了訓練會考試的兵丁。

雖然我們的施政一向財經掛帥,但是對於學校經營,就幾乎不是如此。將來真正教育自由化以後。我們不但要比較哪個學校、哪個城市、哪個地區的教育「產品」更有氣質,我們也要比較哪個校園更有品味,爛挖濫建、每一寸土地都蓋滿建築物的校園或將絕跡。

原載2000.2.15中央日報

回上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