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學的原因

 

呂清夫 撰文


說來你或許不信,日本兒童喜歡上學的最大原因是,去學校吃一餐營養午餐。這個午餐係由官方供應,家長只交三十%的費用,由於從幼稚園到中學都由地方政府統一供應,菜色相同,所以一家如有幾個小孩同時上學,那麼,他們放學後回家的最佳話題便是,談學校的營養午餐,即使兄弟姊妹分散在中小學、幼稚園,也可以談得一拍即合。

這個營養午餐在每個月底,都會發給學生一張全月份的菜單,上面除了菜名飯名之外,每餐都詳細分類,哪些食物可提供熱能(主食),哪些食物可生血長肉(主菜),哪些食物可增進健康(蔬菜)。不僅如此,每餐都註明,這一餐飯含有多少卡路里,含有蛋白質多少公克,當然,這些營養量都按照每個學童的平均需要量來分配,避免營養過與不及。由於日本人作菜從家庭開始,每一樣作料都秤過才下鍋,所以計算卡路里相當方便。

營養午餐菜色繁多,在一個月內,每天都不相同,每餐都很熱鬧。至於各個月份則大同小異,如遇到從未吃過的新菜,則菜單上會特別註明,以促食慾。其菜色之所以繁多,乃因洋風、和風、中國風的料理無所不包,同時最吸引小孩的是,有些飯菜可以自己動手包一包,故兒童可以享受動手的樂趣,在官方又可減少人力的開銷。

這些飯菜中,最受歡迎的有三,一是漢堡三明治,其中土司麵包一片厚達三公分,兩片六公分,漢堡(肉)二公分,起士、哈姆和生菜合計兩公分,合起來一塊是厚達十公分的三明治,所以小孩飯前可用堆積木的心情,堆出一份必須用手一壓再壓的大餐。其中再佐以玉米濃湯及應時水果,小孩莫不垂涎三丈。

其二是蛋包飯,小孩可在薄煎的蛋皮上包以自己喜歡的番茄汁炒飯,包好之後,還可以在蛋皮上用番茄汁擠些圖畫出來,有的吃又有的玩。其三是手捲壽司,每個人可分到五塊十公分見方的海苔,先把海苔捲成冰淇淋筒般的三角錐,然後自由地裝上飯菜,每人一捲在手,真是其樂無窮。

綜合地看,每餐都有牛奶,並幾乎都有水果和湯,至於比薩、通心麵、中國炒飯之類,更是家常便飯,每餐大約都有六、七樣東西上桌,往往弄得餐盤都擺不下去。這些飯菜最令人擔心的大約是衛生問題,不過看到日本一般餐廳都掛有「衛生責任者」的牌子,以便發生萬一時,知道責任誰屬。又看到鐵路便當出售隔日飯菜而遭刑責時,想來官方應不致監守自盜吧。

有了營養午餐以後,有些小孩會要求媽媽做飯之前先看看學校的菜單,如果學校已準備某種飯菜,那麼家裡就不用再煮,同樣的菜,似乎家裡的都比不上學校的好吃,所以大家上學似乎就像上館子一般。

這件事相信會給母親們以莫大的方便,因為每天清早給小孩準備便當,實在是媽媽的苦差事。不過,日本學校給媽媽方便的尚不止於此,就以保育園來說吧,那簡直是職業婦女的救兵,因為從出生八個月起,就可以進入保育園,而且是全天候、極小班制。

至於收費,則要看家長的收入而定,收入越高,繳費越多,反之則越少。如果是沒有收入如學生之類,則一概不收費用。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學時,即把小孩送進去過,那時這孩子每天也是高高興興的去吃那一餐。除此之外,只看他回家常笑嘻嘻的帶著大包小包東西回來,像母親節的康乃馨、兒童節的鯉魚旗、統統有獎的獎品、慶生會的禮物、吃剩下的果汁餅乾糖果之類…,當然,我沒交過一毛錢。

偶爾去保育園參觀,又常發現一些新鮮之事,例如大人有所謂巡迴圖書館,但兒童竟會有巡迴動物園,亦即公家隨車載些小動物到處去給小朋友看,如鴕鳥、小羊、兔子之類,讓小孩去摸摸抱抱。我又曾看到很多小孩都沒大沒小,有一個小孩竟然抓著棍子往老師頭上敲下去,但老師也沒怎樣,只有苦笑。偶有不愛吃飯的小孩,如果哪一天果然把飯吃光,那麼,老師和園長都會特地來向家長張揚一番,好像小孩愛吃飯是他們的莫大成績。

我家小孩當年在日本從保育園唸到小學一年級,然後回國唸到五年級。最近我因研究需要,再次出國,他又進入日本小學的六年級,然後是「畢業」,再進入他們的初中,所以剛好看遍了日本學校的每個階段,其中自然不無感觸。

他小學「畢業」時,我曾去參加畢業典禮。典禮中,每個小孩都會一個不漏地,一一唱名上台,領取畢業証書,我突然發現,這些畢業生居然很少人戴眼鏡,再看看台下,家長的席位居然客滿,似乎是沒有一個學生家長缺席,大家都穿上黑色的禮服出席,熱淚盈眶者有之,搶拍歷史鏡頭者亦有之。

在典禮前一天的謝師會(茶點)上,兒童除了表演一些簡單節目(如六年生活中的趣事編成短劇)之外,有一個班級還叫兒童「曷各言爾志」,結果我發現,最普遍的願望有二,一是將來要環遊世界,一是這一生還想看一次「掃把星」的駕臨(即六十年後)。這使我想到他們過去如何仔細地觀察記錄月圓月缺,然後把整個月的盈虧作成一條長達數尺的圖表。

在小學「畢業」之前,我的小孩在放學時曾自腳踏車上跌了下來,掉了三顆牙齒,當時曾被兩個同學發現,有一個扶他回家,有一個去報告老師,結果小孩回到家不久,學校方面即跑來了大堆人馬,包括校長、導師、護士在內,校長是問長問短,護士則立作急救措施,然後一齊把小孩送進醫院。

另有一次,是下雪天氣,一片冰天雪地,到傍晚,氣象報告,隔日將有大雪,由於消息知道太晚;老師來不及通知學生明日停課,只有挨戶通知。我住的宿舍由於沒有電話,外頭又雪花猛急,正為明日小孩上學問題疑慮之際,不想小孩的導師竟冒雪前來通知停課事宜,看他在薄暮之中滿身雪花,渾身顫抖,想來言謝都是多餘。

我由是想起,日本肇禍的司機何以自殺者有之,督導不善的主管何以自殺者亦有之。我又想起,日本的小孩即使被路過的人摸摸頭,他們也不會轉頭去看一眼,因為這在他們來講,已經是太習慣的事情了。辦大人的事,需要的是忠心,辦小孩的事,需要的是愛心,孩子不會講話,大人的愛心應該是最大的憑藉,有了這個憑藉,他們才能織就美麗的夢境。

原載自立晚報,收入1994年,呂清夫著「現代都市叢林派」

回上頁   回首頁